第二屆網絡社會年會主題為:「與列斐伏爾前行:數碼時代的空間政治經濟與日常生活批判」,會前網絡社會研究所組織了列斐伏爾核心文本精讀討論班。本文為第一次「課程說明會」zoom錄音整理。
2017/08/23 zoom線上課程 演講:黃孫權 摘要整理:李雁军、关茂铟、申童、仝昭祥 課程hackmd: https://hackmd.io/s/rJz-K1MuW
Henri Lefebvre的書並不難,然讀遍讀懂很難。一方面他是狂想曲式寫作,發散闊延而能掌握整體;二來他的著作很晚才進到英文世界(以至於Soja的《第三空間》引起抄襲之說),更有可能是他的哲學用來生活實踐的,不僅拿來思辨或當代藝術。從計程車司機的經驗到成為68學運的夢想製造師(讓想像力奪權),1945年後為法共主要的理論哲學家,到棄之與情境主義走到一塊,之前他關心黑格爾與國家主義,後期則轉向城市,日常生活與空間。他不但影響了諸多法哲(如傅柯稱讚法國最聰明的人Michel de Certeau的《日常生活實踐》),也更徹底改變了空間專業理論,《空間生產》英文版問世後,及其後繼David Harvey正是將馬克思主義重新注入空間,都市革命與城市規劃等專業的開創者。因為如此,我們不要再唸二手評論,不要將藝術評論當成革命文本。Another walk withe Lefebvre, 與他一起前行,啃文本要像計程車司機一樣的深入城市心臟那樣的讀,即便日常生活的第一冊法文版寫於1947年,第二冊於1962,第三冊完成於1981,在數碼時代也毫無亙隔,我們要讀,我們才不會過期。
#1 课程缘起
列斐伏爾是我非常喜歡的哲學家、社會學家或者也稱之為都市理論家(urbanist),一般來說我們會稱他為哲學家。我之所以喜歡列斐伏爾的原因是,他跟一般的哲學家比起來更麻煩,更複雜。
簡單來說分為兩點,第一個原因是,他很完才完成了博士論文,戰後他是法國共產黨的「首席哲學家」,所以他一直對社會主義、改革、環境正義,以及對人抱有夢想,對人之所以為人這些問題非常關心。當時阿爾都塞等著名的知識分子都是法共的成員。法共在1947年左右就拿到了百分之二十六的選票,成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黨。但後來列斐伏爾與法共漸行漸遠,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提倡都市革命的概念,或者說接近城市的權力(right to the city),《接近城市的權力》(le droit à la ville)是他早期最有名的一本書,一直得不到法共的重視,加之他後來常常批評法共,尤其是斯大林主義,法共就停止了很多和他的合作計劃。後來他就慢慢跟國際情境主義者混在一塊,像是居伊德波等,居伊德波也是他學生。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團體,眼鏡蛇團體(Cobra Group),它是以一群歐洲的藝術家為主構成的組織。往後,大概60年代,他在法國南特大學教社會學和哲學。在教書之前他做過計程車司機,寫過劇本,以及一些不成熟的詩等等,他這輩子寫了數量龐大的文章,也出了許多書。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他非常複雜。但他的複雜又不像其他一般的嚴格的科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一樣那麼無聊,他是複雜且有趣的。
第二個原因是,他有一本非常重要的書《空間的生產》(The Production of Space)》,這本書對空間相關的專業影響非常大,如建築或是都市規劃。福柯在70年代寫過一篇文章〈Of Other Spaces: Utopias and Heterotopias〉,異托邦(Heterotopia)首次出現於此,標誌著70年代在哲學理論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空間轉向(spacial turn)。各位知道,空間理論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成熟的社會科學理論,在社會科學中最早被承認擁有學術地位的是歷史,從十四世紀有大學開始就有歷史系。而到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後,都市產生了很多聚集的問題,才開始有了社會系(學)。但「空間」一直到70年代以後才被承認是一種學問,成為理論。這跟兩個人很有關係,一個是列斐伏爾,另外一個是福柯。雖然列斐伏爾一生甚少對福柯關於空間的寫作進行評論(原因我們會在之後的課上細說),但這兩位應該是惺惺相惜的,他們基本上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列斐伏爾稍年長一些。
空間專業在1970年代左右是沒有任何博士學位的,不論是建築、景觀設計、都市規劃都是不需要博士學位的,只需把房子蓋好即可,就和以前藝術不需要博士學位一樣。那麼建築學博士需要幹什麼呢,空間專業可以開一個博士學位嗎?這一直都是辯論不清的。我記得,一九七幾年哈佛才開始有建築設計博士學位,這是空間遇到的麻煩。自列斐伏爾寫了《空間的生產》之後,空間才被抬到台面上來,算是一個真正必須理解的學問。我們腦中可以浮現出一個三角形——「歷史、社會、空間」,對列斐伏爾來說,如果不理解空間,就不可能理解歷史和社會,反過來也成立。這是列斐伏爾最重要的貢獻。他的後繼者,如大衛•哈維,有非常多的理論追隨列斐伏爾,可以說他們兩位是首次將馬克思主義「重新灌入」到地理學和空間的討論中,將空間思考馬克思化,這兩人構成了非常重要的傳統。這也是為什麼我會特別受到列斐伏爾的影響。
選擇講列斐伏爾還因為接下來在11月中旬要舉辦的第二屆網絡社會年會(主題「與列斐伏爾前行:數碼時代的空間政治經濟與日常生活批判」),更重要的是面對這麼一位著述豐碩、影響深遠的法國哲學家,我們必須要有重新的認識。
課程的編排方式很簡單,不念任何二手文本,不看任何評論,完全從列斐伏爾本人的文本開始。我相信這是進入一位哲學家的思想最好的方法。但是,且不說中文版,列斐伏爾的英文版翻譯都很有限,他一生寫過六十本書,三百篇文章,翻譯成英文本的只有不到十本,翻成中文的幾乎沒有。所以如果在討論中各位對列斐伏爾的文章特別感興趣的話,也許以後我們可以組織一個編輯翻譯的團隊來翻譯他的書。
列斐伏爾的獨特之處還有一點,在他的時代或是稍晚一些有兩派非常重要的馬克思主義者,有一派是所謂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者,以阿爾都塞為代表,各位都很清楚他的上層結構和下層結構的比喻,下層結構指經濟物質的結構,上層結構即是文化道德法律藝術等等的結構。庸俗的馬克思主義者會認為下層結構完全決定上層結構,一直到阿爾都塞以後,他將這種看法更理論化了。也就是說,下層結構並不是單方向地決定了上層結構,而是用意識形態的召喚去決定上層結構,這在阿爾都塞那本最有名的書——《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裡頭寫的非常清楚。這一派也就是所謂嚴謹的、科學的,反人文主義式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者。所以各位也就可以想象,當初的阿爾都塞對列斐伏爾這種愛做夢,寫寫詩,關心的議題很廣泛的哲學家是有點不滿的。那第二派就是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新左派。新左派後來變得很慘,我的意思是,他們最後都變成娛樂版的主角了。他們關心音樂、關心戲劇、關心電影,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革命已經不可能了,革命可能就在日常生活裡頭,所以重要是從日常生活裡頭起義、搞各種顛覆、重新解讀文本。他們的努力跟國際情境主義者很像。
我覺得列斐伏爾最特殊的地方是,他企圖或嘗試綜合這兩種力量。我們的確需要一個結構的、整體上的認識。列斐伏爾用了很多和總體性(totality)相關的字眼,比如作為總體性的城市(City as a totality),你必須全局地來認識這個革命的力量,你要把日常生活當做一個總體性,而不只是分析和拆解日常生活呈現的各種單一面相,因為那不見得有用,這大概是列斐伏爾最特別的地方。他的哲學位置,以及他分析事情的方法,都在這個總體性裡頭,從而重新在日常生活裡面找到力量。這是列斐伏爾非常重要的貢獻,與之前提到的兩派都有所區別。
接下來我們瀏覽一下文本,這次的讀本都是英文,我所知道的唯一一本中文譯本,是台灣在六十年代出的,叫做《論國家-從黑格爾到斯大林和毛澤東》,這本書也很巧妙地成為唯一的中譯本,這是列斐伏爾早期在關心國家的理論時寫的。列斐伏爾在早期是非常關心國家的,他從黑格爾、馬克思出發關心一些與國家政權(state)有關的話題,他早期寫了很多關於國家的理論。後來他離開法共,就很久沒有寫跟國家有關的題目,一直到80年代,他快要封筆之前寫的一本書又是談國家的(State , De l’etat , 4 vols, union G’en’erale d’Edetiions ),他重新回到國家這個話題,因為他覺得如果所有革命的努力跟革命的對象,最終不能解決國家的問題或對國家進行深度思考的話,那麼中國革命的失敗和蘇聯革命的失敗都無法避免,所以他在1980年代左右又回到國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折。
我們先看下第一周的這本書——《書寫城市》,(閱讀安排:《書寫城市》第一部分,簡介;第二部分,接近城市的權力)
為什麼要念這本書的「簡介」呢?這篇文章的作者其實不是列斐伏爾,而是英文版編者,它非常重要,我建議所有人都先讀一下。因為這篇文章是列斐伏爾所有的思想的傳記,所謂思想傳記,不是交代列斐伏爾在哪裡生、在哪裡念博士、在哪裡開計程車,而是介紹他所寫過的一些主題,比如關於城市跟空間、關於鄉村社會學,關於建築,關於時間等等,介紹了在哪個年代他關心過什麼事情、有什麼著作,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描述,為初步理解列斐伏爾是很必備的。
第二部分有非常多小章節,它當初是一本小冊子,《接近城市的權力》是列斐伏爾的成名之作,早在1967年,也就是六八學生革命運動之前寫就的書,1967年的法文版叫做《Le droit à la ville》。大家可能知道,1968年學運中,學生上街遊行拿著的橫幅、大字標語很多都來自於這本小冊子,比如「接近城市的權利」、「讓想象力奪權」,這種非常漂亮的口號。所以這本書幾乎奠定了列斐伏爾在法國學生和年輕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我們要花一點時間來看看這本書。
第二周閱讀《書寫城市》的另外兩個部分,(閱讀安排:《書寫城市》第三部分,空間與政治;第四部分,訪談:問題重重的都市;《都市革命》,從城市到都市社會;都市神話和意識形態。)
第三個部分是關於空間和政治的,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的討論;第五部分是訪談,閱讀起來會比較輕鬆,大家會更加容易理解列斐伏爾為什麼那麼注重城市問題,特別是他為什麼不厭其煩地跟當時的法共講,法國共產黨必須要有都市政策。各位知道,都市政策不是狹隘的都市規劃,而是我們對城市的發展、對城市所保障的市民權、對城市所提供的休閒服務的所有設施,以及教育、醫療、住宅等應該要提出我們自己的看法。列斐伏爾認為城市就是人類的居所(habitat),所以任何政黨或理論家如果看不到城市,就不可能成功。後來有很多人都不斷的引用這句話,「任何一個解放的理論,如果沒有跟空間解放的理論一起產生,那麼革命一定不會成功」,這個概念主要就是來自列斐伏爾。
第二周的另一本書《都市革命(The Urban Revolution)》 相對來說比較小,它有一點重復《接近城市的權力》的某些觀念,但講得更清楚了。如果說寫作《接近城市的權力》時,都市對於列斐伏爾來說是一個本體論的思考:怎麼把城市視為總體、怎麼面對它處理它、讓它產生革命;那麼《都市革命》就更有策略,他認為都市革命是日常生活片段化、神秘化、物化的唯一解藥。所以在這本書里,他很清楚地描述了為什麼要都市革命。大家會在大衛•哈維後續的著作裡面看到這樣的概念:要談革命就只能在城市裡面談革命。這跟蘇聯、中國的革命模式都不太一樣,各位可以比較一下。這是《都市革命》 的主要內容。
我們主要念兩個部分,第一個是「從城市到都市社會」。各位以前如果聽過夏老師的講座(https://vimeo.com/album/3713495)就會知道,在中文里,尤其是中國大陸的譯法裡面,對 city 和 urban 完全沒有區分,可是在英文裡面,city 和 urban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學術的範疇。city 是韋伯所說的,有市民權、工會、行會的城市,而 urban 是一個空間治理的體系。所以當我說「從城市到都市社會學」,已經涉及了完全不同的概念。各位要留意,當我們在談城市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當我們在談都市的時候又是在講什麼,這兩個詞有非常基本的區別。第二部分是「都市神話和意識形態」,這裡就不展開講了。
那接下來第三周我們要進入到最複雜的部分,《日常生活批判》。(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冊,前言(Michel Trebitsch著);第二版前言。)
這部書有幾個版本,1947年他就寫了第一冊,1961年寫了第二冊,第三冊在1981年才完整寫完,時間跨度很大,所以各位會看到越往後,特別是第三冊,有非常多部分是對第一冊和第二冊的補充。後來Verso出了一個版本,還有一個版本是很厚的三冊合一版本。
這周我們念兩部分,一個是 Michel Trebitsch 他寫的前言,另一個是列斐伏爾自己寫的導讀。列斐伏爾很可愛,如果是他自己寫前言,他會寫得非常非常長,像一個小手冊一樣,生怕別人會誤解他,所以念完他寫的前言,就大概知道這本書所有內容。
我們先唸 Michel 的前言,這篇文章非常重要,很清楚地交代了整個日常生活批判在列斐伏爾的寫作生涯中的位置,同時也稍微交代了在法國和美國的特殊狀況下,日常生活批判在社會學、哲學、建築和空間的規劃上影響了多少人。
那第四周我們進入到「馬克思主義作為日常生活的批判知識」。(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冊,第一節、對一般性基礎的簡介;第二節、日常生活的知識;第三節、馬克思主義作為日常生活的批判知識;第四節、馬克思思想的發展。)
很多人提過,列斐伏爾和盧卡奇在知識上都有一個大轉變,從哲學上的本體論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意思是說,他們沒有放棄最初形塑本體論的想法,但後來他們是從馬克思主義出發,回過來思考我們的存在。第四周的這些部分,都是從馬克思主義,尤其是《資本論》、《1844年政治經濟學手稿》和《大綱》,重新回過來討論日常生活。
第五周的主題為什麼叫做「什麼是可能的?」(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冊,第五節、記法國鄉村的一個星期天;第六節、什麼是可能的。)
1950年代,在法共還很紅火的時候,列斐伏爾寫過一本小書,法文標題翻成中文大概叫做「我們知道什麼」(「Que Sais-je?」 What do we know?)。這本小書當初在法國學生中也流傳非常廣泛,我看不懂法文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的誘惑力。他一直在問,在現代我們到底知道什麼,以至於什麼東西是可能的,這是列斐伏爾非常關心的兩個問題,也是他非常哲學式的發問。所以第五周這篇《什麼是可能的》雖然很短,但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法國鄉村社會是列斐伏爾關心的支線,他出生於法國鄉下,寫博士論文也是在鄉下,對鄉村有很多個人的情感,理論上他覺得鄉村並非僅僅是浪漫的反都市論的地方而已,在南特教書期間,他也特別開了鄉村社會學(rural sociology)的課程,我們可以看看他的觀點。
第六周要讀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冊。(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冊,第一節、清理場地;第二節、正式實施)
第一節比較複雜,他用了非常多一問一答的方法,來幫我們清理以前所有關於日常生活知識的論述中存在的問題,涉及到現象學、結構主義、心理學還有傳統的都市和建築學對日常生活的解釋,他重新清理了有毛病的地方,所以這一節叫做清理場地。他會概述某個流派的看法,接著是他自己的批判,是以這樣的方法寫成。
第七周是第二冊後面的章節,跟語義學有關。(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冊,第三節、特定範疇;第四節、語義場理論。)
語義學非常麻煩,很多人不見得同意他在這個部分的看法,特別是比較純粹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者。因為他們覺得一個左派去談能指、所指是特別莫名其妙的,就好像在工人面前整天談詩和做夢一樣錯位。而有些建築師也挺討厭符號學的,因為學建築的人把房子蓋好就成了,現在你跟我說建築也有能指和所指,好像做一個形式就必須思考它背後的意義,就要陷入這種意義討論的無限循環里了,所以很多建築師非常受不了。可是有很多建築大師,比如扎哈,或者其他一些建築大師,他們特別喜歡語義學對吧?他們會覺得,你不要小看我的建築,我的建築在形式上是特別有意義的。他用形式來說明瞭某一種特定的規範,他把自己當做藝術家來處理建築。那麼問題就來了,做得好呢,你可能是非常高端的建築師,做的不好呢,就是二流的形式主義者。所以這一部分有些麻煩,大家要花點時間過一下語義學的部分。
列斐伏爾覺得語義學對於理解日常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那這部分其實對居伊德波寫《景觀社會》影響很大,德波的很多洞見和觀點都源自列斐伏爾。德波是列斐伏爾的學生,但後來他們有點分道揚鑣了。簡單講,列斐伏爾覺得居伊德波這些人玩得縹緲了、太學術了、太符號了,以至於離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遠,後來列斐伏爾和情境主義國際這批人也沒有那麼的近了。
接下來第八周回到傳統的馬克思所談的積累理論。(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冊,第五節、積累理論和非積累過程;第六節、關於時刻的理論。)
如果說資本主義的社會破壞了所有日常生活的時間、空間、歷史性,我們都非常清楚這是積累造成的,那麼有沒有什麼是反面的、非積累的過程?這個非積累的過程可能存在嗎?它對日常生活有什麼樣的幫助?這是第二冊結尾所談的問題。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時刻」(moment),這是非常情境主義式的概念了。時刻通常會和所謂的節慶、嘉年華以及革命有關,它還可能跟遊戲有關,比如列斐伏爾曾經寫過一句重要的話,「遊戲是先於社會的」,意思是說遊戲自身的規矩可以在短期之內不受這個社會既有規定的限制。從這裡發展出了很多東西,比如說在革命遊行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好的行為藝術,在和警察衝突時你會看到技擊術,在社會遊行的時候會看到很多標語和裝置藝術。你可以看到很多時刻,在那個瞬間、那個特定的時空里,既有的社會規範被突破了,這對列斐伏爾來說就是時刻。所以說這個「時刻」是非常情境主義式的說法,在列斐伏爾晚期的作品里,時刻就沒有那麼重要了,但是在談非積累過程的時候,時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三冊的寫作與第一冊已經相隔34年。(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第三冊,第二節、非連續性;第三節、結論:結果和前瞻。)
大家知道,近40年來,我們連家電的變化都非常大,列斐伏爾那時候已經去過加州了、看過IT產業了,這是他1947年寫第一冊時完全無法想象的。所以後來列斐伏爾又說,什麼叫接近城市的權力呢?就是人們有接近差異的權利(right to the difference)以及接近資訊的權利(right to the information)。這是他80年代看到加州硅谷的發展之後有的感想。所以第三冊有點像第一冊和第二冊的更新版本,他開始注意到資訊,注意到家電的革命,突然意識到他以前對科技理性的攻擊都太過簡單了,情況已經比他在寫第一冊、第二冊時更加複雜了。這就是他第三冊的重要觀念。
第十周很特別,因為米歇爾•伽狄勒(Michael Gardiner)要來我們的年會(閱讀安排:《日常生活批判:一個導論》)
照理來說,我們在讀列斐伏爾時,一般會把他的書安排在開頭,但是我故意把他放在最後面,因為課程結束後Gardiner會來參加年會。我們可以趁著他快來的時候認識他。米歇爾伽狄勒一方面重新整理了列斐伏爾的學說,另一方面他還做了很好的導讀工作。他的書名的副標叫做「一個導論」,除了列斐伏爾,他還整理了從居伊德波到福柯到德塞托等人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我們先讀列斐伏爾自己的書,再來看看伽狄勒整理得如何,這時候我們才有和伽狄勒對話的能力。
發表迴響